青岛故事丨矿泉水、太阳帽、手套……满月的爱心早餐,引来涌动爱潮
青岛故事丨矿泉水、太阳帽、手套……满月的爱心早餐,引来涌动爱潮
青岛故事丨矿泉水、太阳帽、手套……满月的爱心早餐,引来涌动爱潮
6月18日,胶州,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。和一个月(yígèyuè)前不同,住(zhù)在胶州新城区的环卫工温海玉直到早上4点半才起床赶往她(tā)负责打扫的路段(lùduàn)。一个月前,温海玉还要每天早上带着早餐去扫街,如今,她吃上了免费的早餐。
在(zài)胶州新城区,和她一样吃上(shàng)免费早餐的共有200多名(duōmíng)环卫工。为这200多名环卫工提供免费早餐的是鸽膳坊粤式养生火锅店老板匡德金。
6月18日这天正值“免费早餐(zǎocān)满月”。面对环卫工,匡德金说(shuō)只要他的餐馆开一天,环卫工就会一直有免费的早餐。
匡(kuāng)德金朴实的话语,让环卫工真真切切感受胶州这座城市的温情;受他的影响,更(gèng)多的爱心企业向环卫工聚拢,爱潮在胶州涌动。
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们排队领取爱心早餐。
出门扫街,环卫工不用(bùyòng)带早餐
“5月17日之前,我每天早上四点(sìdiǎn)半起床。”63岁的温海玉说,“那时候我得起床自己(zìjǐ)做早餐,之后用袋子提着早餐去扫大街。”
“现在,我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个(bàngè)小时。”温海玉向半岛记者强调,“别小看多睡的这(zhè)半小时,现在每天精神足着呢。”
早上5点钟,蹬着(zhe)三轮车(sānlúnchē)载着工具的温海玉来到了她负责的清扫路段(lùduàn),开始忙活起来。而此时,环卫工马路生也从居住处来到他负责清扫的路段,和温海玉一样忙碌起来。
“我今年59岁了(le),不太会做饭。”马路生说,老伴跟着他从老家济宁来胶州很多年了,他们租房子住在胶州新城区。一个月前,每天早上都(dōu)得老伴起床为他做好早餐,他带着早餐清扫马路(qīngsǎomǎlù)。
如今,在胶州新城区,像温海玉、马路生一样的环卫工共有200多名,他们只要(zhǐyào)上早班,都不用像以前一样,从家带着早餐(zǎocān)出门。
6月18日早上,温海玉和马路生等30名早班环卫工人在(zài)各自负责(fùzé)的路段工作两小时后,集中向鸽膳坊火锅店门前赶去(qù),领取免费的早餐。
这天早上,温海玉和马路生不是第一个赶到(gǎndào)(gǎndào)火锅店门前的。二人赶到火锅店时,已经有好几名穿着“胶州环卫”马甲的环卫工提着餐具到来了(le)。
满月,1800人次吃上(shàng)免费早餐
18日早上7时,前来领取免费早餐的共有30名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。事实上,在环卫工到来前,鸽膳坊粤式养生火锅店的店老板匡德金早已经赶到店里,指挥店员(diànyuán)将210个包子和几大锅南瓜小米(xiǎomǐ)稀饭(xīfàn)放在了门口,等待环卫工们。
排队(páiduì)的(de)温海玉和马路生每人接过盛在方便袋中的3个包子,并在饭盒里盛满小米粥后离开了。
当30名排队的(de)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领完免费早餐后的7时30分,第二批30名环卫工又来到(láidào)现场领取免费早餐。二批环卫工中,有来自济宁的隋鲁花、胶州的徐桂花和王义亮等。
匡德金(déjīn)在现场向环卫工发免费早餐。
和头队一样,排队的隋鲁花、徐桂花和王义亮等30名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每人领了3个包子和稀粥。这天早上,共有60名环卫工前来(qiánlái)。
“每天早上店里蒸210个包子。”匡德金说,“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领完了,剩余的(de)30个包子就送给前来早市买菜的70岁以上的老人。”
心里装着为城市(chéngshì)清洁辛劳的(de)环卫工,还想着70岁以上的老人,匡德金是个有心人。
“我已经来领了五六次包子(bāozi)了,这个胖乎乎的老板不但给我们包子,还给我们这些老人每人半只鸽子尝鲜。”一名老人边领包子边乐呵呵地(dì)告诉记者,“好人呐,大善人(shànrén)呐。”
匡德金向70岁(suì)以上老人分免费早餐。
一会功夫,30个包子和一大蒸笼鸽子,就被老人们领走了(le)。
6月(yuè)18日这天,是鸽膳(gēshàn)坊为环卫工和70岁老人提供免费早餐的第30天。
“满月了。”匡德金稍作沉思(chénsī),笑嘻嘻地告诉记者,每天早上出笼210个包子,1个月6300个包子,每天早上60名(míng)环卫工前来,1800人次吃上了咱(zán)店里免费的包子。
“好在用机器包包子。”匡德金说(shuō),“调馅(diàoxiàn)、擀皮到包,全是机器,速度快着哩。”
他边说,边拿起桌子上的一个(yígè)包子,掰开一块放到嘴里嚼(jué)起来:“今天早上是肉和芹菜的,香着呢。”
爱心早餐引来(yǐnlái)涌动爱潮
6月18日是“满月”,匡德金(déjīn)将吃过早饭的11名(míng)环卫工请到(dào)了他的鸽膳坊,为每名环卫工递上了矿泉水,并开始征求他们对免费早餐一个月来的口味和数量的意见。
“我们哪里有什么意见,我们都是感恩的份。”坐在桌前的温海玉说,“哪里想到身为(shēnwèi)环卫工的我们,能吃上免费(miǎnfèi)的早餐呐!感谢(gǎnxiè)匡总,感谢呀。”
“以前上早班得提前准备早餐(zǎocān),现在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时了。”环卫工王义亮(wángyìliàng)说,“可不能小瞧这半小时,晚起半小时,清扫马路精神着呢(ne)!”
“社会这么关心(guānxīn)我们,我们一定让胶州的马路更清洁。”隋鲁花说。
“只要大伙觉得好吃,咱就再继续。”匡德金说,“我(wǒ)是一个开餐馆的,请大家放心,只要我的餐馆开一天,大家就有免费(miǎnfèi)的早餐吃。”
说完这些,11名坐在圆桌前的环卫工使劲鼓起了掌,笑容挂(guà)在每一个环卫工的脸上,掌声(zhǎngshēng)和笑声在现场交织与回荡。
“只要我的(de)餐馆开一天,大家就有免费的早餐吃。”匡德金朴实有力的话语,激励环卫工的同时(tóngshí),让环卫工真真切切感受到胶州这座(zhèzuò)城市的温情。
“满月”的爱心早餐,不仅温暖和激励着环卫工,更多的爱心开始向环卫工聚拢(jùlǒng),爱潮在胶州(jiāozhōu)涌动。
“鸽膳坊火锅店的爱心,激发胶州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关爱环卫工的行列。”胶州市委(shìwěi)社会(shèhuì)工作部岳忠新(xīn)说,如今有公司专门为环卫工捐矿泉水,有公司专门捐太阳帽(tàiyángmào),还有超市和慈善组织专门为环卫工送去手套和口罩。
(文/图 半岛(bàndǎo)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)


6月18日,胶州,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。和一个月(yígèyuè)前不同,住(zhù)在胶州新城区的环卫工温海玉直到早上4点半才起床赶往她(tā)负责打扫的路段(lùduàn)。一个月前,温海玉还要每天早上带着早餐去扫街,如今,她吃上了免费的早餐。
在(zài)胶州新城区,和她一样吃上(shàng)免费早餐的共有200多名(duōmíng)环卫工。为这200多名环卫工提供免费早餐的是鸽膳坊粤式养生火锅店老板匡德金。
6月18日这天正值“免费早餐(zǎocān)满月”。面对环卫工,匡德金说(shuō)只要他的餐馆开一天,环卫工就会一直有免费的早餐。
匡(kuāng)德金朴实的话语,让环卫工真真切切感受胶州这座城市的温情;受他的影响,更(gèng)多的爱心企业向环卫工聚拢,爱潮在胶州涌动。

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们排队领取爱心早餐。
出门扫街,环卫工不用(bùyòng)带早餐
“5月17日之前,我每天早上四点(sìdiǎn)半起床。”63岁的温海玉说,“那时候我得起床自己(zìjǐ)做早餐,之后用袋子提着早餐去扫大街。”
“现在,我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个(bàngè)小时。”温海玉向半岛记者强调,“别小看多睡的这(zhè)半小时,现在每天精神足着呢。”
早上5点钟,蹬着(zhe)三轮车(sānlúnchē)载着工具的温海玉来到了她负责的清扫路段(lùduàn),开始忙活起来。而此时,环卫工马路生也从居住处来到他负责清扫的路段,和温海玉一样忙碌起来。
“我今年59岁了(le),不太会做饭。”马路生说,老伴跟着他从老家济宁来胶州很多年了,他们租房子住在胶州新城区。一个月前,每天早上都(dōu)得老伴起床为他做好早餐,他带着早餐清扫马路(qīngsǎomǎlù)。
如今,在胶州新城区,像温海玉、马路生一样的环卫工共有200多名,他们只要(zhǐyào)上早班,都不用像以前一样,从家带着早餐(zǎocān)出门。
6月18日早上,温海玉和马路生等30名早班环卫工人在(zài)各自负责(fùzé)的路段工作两小时后,集中向鸽膳坊火锅店门前赶去(qù),领取免费的早餐。
这天早上,温海玉和马路生不是第一个赶到(gǎndào)(gǎndào)火锅店门前的。二人赶到火锅店时,已经有好几名穿着“胶州环卫”马甲的环卫工提着餐具到来了(le)。

满月,1800人次吃上(shàng)免费早餐
18日早上7时,前来领取免费早餐的共有30名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。事实上,在环卫工到来前,鸽膳坊粤式养生火锅店的店老板匡德金早已经赶到店里,指挥店员(diànyuán)将210个包子和几大锅南瓜小米(xiǎomǐ)稀饭(xīfàn)放在了门口,等待环卫工们。
排队(páiduì)的(de)温海玉和马路生每人接过盛在方便袋中的3个包子,并在饭盒里盛满小米粥后离开了。
当30名排队的(de)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领完免费早餐后的7时30分,第二批30名环卫工又来到(láidào)现场领取免费早餐。二批环卫工中,有来自济宁的隋鲁花、胶州的徐桂花和王义亮等。

匡德金(déjīn)在现场向环卫工发免费早餐。
和头队一样,排队的隋鲁花、徐桂花和王义亮等30名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每人领了3个包子和稀粥。这天早上,共有60名环卫工前来(qiánlái)。
“每天早上店里蒸210个包子。”匡德金说,“环卫工(huánwèigōng)领完了,剩余的(de)30个包子就送给前来早市买菜的70岁以上的老人。”
心里装着为城市(chéngshì)清洁辛劳的(de)环卫工,还想着70岁以上的老人,匡德金是个有心人。
“我已经来领了五六次包子(bāozi)了,这个胖乎乎的老板不但给我们包子,还给我们这些老人每人半只鸽子尝鲜。”一名老人边领包子边乐呵呵地(dì)告诉记者,“好人呐,大善人(shànrén)呐。”

匡德金向70岁(suì)以上老人分免费早餐。
一会功夫,30个包子和一大蒸笼鸽子,就被老人们领走了(le)。
6月(yuè)18日这天,是鸽膳(gēshàn)坊为环卫工和70岁老人提供免费早餐的第30天。
“满月了。”匡德金稍作沉思(chénsī),笑嘻嘻地告诉记者,每天早上出笼210个包子,1个月6300个包子,每天早上60名(míng)环卫工前来,1800人次吃上了咱(zán)店里免费的包子。
“好在用机器包包子。”匡德金说(shuō),“调馅(diàoxiàn)、擀皮到包,全是机器,速度快着哩。”
他边说,边拿起桌子上的一个(yígè)包子,掰开一块放到嘴里嚼(jué)起来:“今天早上是肉和芹菜的,香着呢。”
爱心早餐引来(yǐnlái)涌动爱潮
6月18日是“满月”,匡德金(déjīn)将吃过早饭的11名(míng)环卫工请到(dào)了他的鸽膳坊,为每名环卫工递上了矿泉水,并开始征求他们对免费早餐一个月来的口味和数量的意见。

“我们哪里有什么意见,我们都是感恩的份。”坐在桌前的温海玉说,“哪里想到身为(shēnwèi)环卫工的我们,能吃上免费(miǎnfèi)的早餐呐!感谢(gǎnxiè)匡总,感谢呀。”
“以前上早班得提前准备早餐(zǎocān),现在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时了。”环卫工王义亮(wángyìliàng)说,“可不能小瞧这半小时,晚起半小时,清扫马路精神着呢(ne)!”
“社会这么关心(guānxīn)我们,我们一定让胶州的马路更清洁。”隋鲁花说。
“只要大伙觉得好吃,咱就再继续。”匡德金说,“我(wǒ)是一个开餐馆的,请大家放心,只要我的餐馆开一天,大家就有免费(miǎnfèi)的早餐吃。”
说完这些,11名坐在圆桌前的环卫工使劲鼓起了掌,笑容挂(guà)在每一个环卫工的脸上,掌声(zhǎngshēng)和笑声在现场交织与回荡。
“只要我的(de)餐馆开一天,大家就有免费的早餐吃。”匡德金朴实有力的话语,激励环卫工的同时(tóngshí),让环卫工真真切切感受到胶州这座(zhèzuò)城市的温情。
“满月”的爱心早餐,不仅温暖和激励着环卫工,更多的爱心开始向环卫工聚拢(jùlǒng),爱潮在胶州(jiāozhōu)涌动。
“鸽膳坊火锅店的爱心,激发胶州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关爱环卫工的行列。”胶州市委(shìwěi)社会(shèhuì)工作部岳忠新(xīn)说,如今有公司专门为环卫工捐矿泉水,有公司专门捐太阳帽(tàiyángmào),还有超市和慈善组织专门为环卫工送去手套和口罩。
(文/图 半岛(bàndǎo)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